发布时间 : 2024-07-12
7月15日,我们将正式进入三伏天的初伏。(三伏天包括初伏、中伏和末伏)。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“高温、高湿”,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老话说,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,三伏时节,正是我们养生的好时机。
一、三伏天养生最该做什么?
三伏天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。传统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,就是说“从夏至日”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便开始入伏了。今年的三伏天一共40天,在如此高温高湿的气候下,我们该怎么进行养生呢?
根据中医理论,天之阳、地之阳、人之阳最旺盛的“三伏”,正是驱散体内「寒湿之邪」的最好时机。
三伏时节,自然界的阳气十分活跃且充盛,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,加快新陈代谢,同时,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,人体毛孔张开,有利于人体进行排寒,所谓“冬病夏治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因此,三伏天最应该用来“排寒”!
二、三伏天的养生方法
三伏天虽然热,但是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,三伏天确实应该“热”着过。
1.饮食方面,多选择“热”的食物
三伏天的饮食,建议多吃一些温度较高的食物,比如热粥热饭,以及一些热性食物,像是葡萄、韭菜、牛肉羊肉等,中医有言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一些姜水热茶等,也都是推荐的。
这样不仅能够稳固人体内的阳气,更是可以通过排汗从而促进人体排毒排寒。
2.生活方面,适当排汗
首先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,出汗排汗,但是自然不能在三伏天大太阳底下进行了,清晨或者傍晚都是运动的好时机,室内运动也是可以的;
其次是晒太阳,三伏天阳气这么旺,我们当然要借助太阳的能量促进体内排寒了,早晨6点到10点,这时候的太阳光,紫外线较弱红外线较强,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;
最后每晚可以多泡泡脚,在泡脚水中增加艾草排寒效果更好,但是要注意泡脚水的温度,不要太烫,适宜最好。
3.与“寒、凉、冷”保持距离
三伏天高热,人们最喜欢躲在空调房里,吹着冷风,吃着西瓜或者冷饮。但真相是,长此以往,人的身体必然生病。三伏高温,人的毛孔相对来说处于张开状态,这就导致了人体更容易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。因此即使是高热,我们也要注意与“寒、凉、冷”保持距离。
三、三伏天的注意事项
1.预防中暑
三伏天持续高温,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人体感到闷热,不适,甚至是中暑,特别是喜欢户外的人们,建议大家减少外出,如果必须要出去,也一定要做好防护,如果身体感到不适,要立即采取措施,可以用湿毛巾或者小风扇进行降温。
2.预防急性肠胃炎
急性肠胃炎多发在夏季,三伏天更甚,湿热的环境为肠道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,再加上湿热的气候,人容易放纵自己胡吃海喝,急性肠胃炎就来光顾了。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大家注意饮食,具体食物可以参考前文。
3.预防情绪烦躁
天热容易引起人脾气急躁,各个都像个小火炉,一碰上不顺心的事情,情绪就会被点燃,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争吵等,特别是我们老年人,如果情绪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。静坐、听音乐、读书等都有利于让人安静下来。
四、王牌驼“调雪清旨”中老年配方驼乳粉
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在三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,除此之外,王牌驼“调雪清旨”中老年配方驼乳粉也是我们的好辅助。
它是根据中老年人群高血压、高血脂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,将驼乳原生营养与精准营养、传统食养有机结合。
以生鲜驼乳为主要原料,针对性添加所需营养元素,配伍5味食药物质,先清后补,润养蓄力。满足中老年人群对心脑血管健康营养的精准需求,实现精准化营养供给。
营养专家刘天鹏教授团队依据营养学原理,针对性添加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健康所需营养元素,包括具有降三高、利湿的功效的玉米须提取物、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,抗高血脂症,预防心血管疾病、免疫调节功能的粉末植物甾醇酯、纯天然活性蛋白质,调节免疫功能,调节铁吸收等功能的乳铁蛋白,实现改善心脑健康的目的
食养专家张文高教授团队遵循”气足血畅,气滞血瘀“的传统中医理论,配伍5味食药物质。
1、山楂: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。
2、葛根:解表退热,升阳止泻。
3、决明子:清热明目、润肠通便。
4、菊花:散风清热。
5、荷叶:清暑化湿降浊、生发清阳、凉血止血。
具有化浊降脂、清热养心的功效!有血压、血脂趋高倾向或表现的亚健康人群,有助于此类人群的养生保健、营养补充和辅助食养调理。
写在最后
大家一定要用好三伏天的天然阳气,促进体内寒毒排除,促进身体健康!
每天王牌驼,越喝越年轻!
王牌驼官方
芝白金官方